
品牌定位是一個品牌在建立品牌前的必要步驟,有清楚的品牌定位,品牌就可以從產品、品牌形象等著手,讓品牌的價值主張能夠深植於消費者心中。例如看到紅白相間的視覺,人們就會想到可口可樂、說到連鎖咖啡品牌,就會想到星巴克,這些都是品牌定位很成功的案例。
品牌在定位的過程中,需要釐清自身品牌與競品品牌之間的區隔,挖掘自身的「利基市場」,並發掘賣點,有了清楚的目標市場之後,便可進一步定位目標受眾,並針對目標受眾進行行銷。然而,這看似簡單的過程,對許多品牌來說卻是最困難的。光是靠著質性的調查、甚至是市場調查,對於期望精準定位的品牌來說仍非常不足,這就造成品牌常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而能幫助品牌掌握真實市場狀況的關鍵要素就是「數據」。本篇將從品牌所屬的類型出發,釐清不同品牌特性,及如何透過數據幫助品牌精準定位市場與消費者。
從品牌原型找到品牌定位
品牌原型理論來自榮格提出的人格原型,他認為在人類集體無意識中,存在普遍的、遺傳的概念、思考模式和意象,這些象徵性的概念以「原型」存在不同文化的神話、圖像和元素中,影響著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而後在 2001 年,Margaret Mark 和 Carol S. Pearson 出版了名為《是英雄還是亡命之徒?用原型的力量打造完美品牌》一書,將人格「原型」的概念套用至品牌,提出在打造品牌時,為品牌塑造特定的形象,便可以吸引特定客群,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這 12 個品牌原型為:天真者 Innocent、探索者 Explorer、智者 Sage、英雄 Hero、照顧者 Caregiver、魔術師 Magcian、統治者 Ruler、情人 Lover、小丑 Jester、創造者 Creator、亡命之徒 Outlaw、凡夫俗子 Everyman。
在這 12 個品牌原型的基礎下,我們可以進一步針對零售品牌將其歸納成六個類型,品牌可根據所屬產業或品牌特性「對號入座」,進而制定最適合的行銷策略。這六個類型分別是情感型、價值型、品味型、功能型、樂趣型以及價格導向型。

1.情感型品牌
情感型品牌的品牌原型包含了照顧者和天真者,主要是指透過關懷、陪伴、以及信任感建立長期連結的品牌,強調與消費者之間的情緒共鳴,常見的產業類別有母嬰、寵物、保健、天然的食品、化妝品或生活用品等。屬於此類的品牌有桂格、妙兒舒、好奇、MAOUP 毛起來等。情感型品牌的消費者一但選擇了品牌之後,就不會輕易的轉移,因此對於此類品牌來說,在消費者產生需求初期甚至之前就搶先洞察、識別潛在客戶就特別重要。
2.價值型品牌
價值型品牌的品牌原型包含了智者、探索者以及魔術師,強調知識、理性與自我實現,擁有較明確的理念主張與教育性內容,吸引對生活有目標、有判斷力的消費者,常見的產業包含教育、財經、科技、機能食品、創新產品等。屬於此類的品牌有 Dr’s Formula、營養師輕食、Hahow等。價值型品牌擁有強大的內容力和教育導向,但往往缺乏明確的行動設計與會員誘因,造成粉絲多、消費者少的困境。
3.品味型品牌
品味型品牌的品牌原型包含了情人、創造者以及部分亡命之徒。以風格、美感、自我表達為核心,吸引追求品味與質感生活的族群,擅長用設計與故事建立品牌價值。常見的產業包括美妝、設計品牌、咖啡、潮牌及精品等。屬於此類的品牌有 1028、OASIS綠洲咖啡、Plain-me等。品味型品牌有高度吸引力,但容易面臨「有人喜歡但沒人留下」的情況,讓消費者從「認同」轉向「購買」。
4.功能型品牌
功能型品牌的品牌原型為統治者,強調產品品質與穩定性,主打「可信賴、用得住」,多為日常消費與生活必需品,常依賴通路與促購驅動銷量。常見的產業類型有日用品、金融、政府合作、通路品牌等。屬於此類的品牌有光泉鮮乳、義美食品、熊寶貝等。功能型品牌轉換能力強,但常常無法有效追蹤消費者行為,難以與消費者建立長期關係。
5.樂趣型品牌
樂趣型品牌的品牌原型為小丑和英雄,講求即時滿足、趣味互動與高話題性,善於用活動、聯名、創意吸引目光,快速激發轉換與分享。常見的產業類型有零食飲料、聯名周邊、文具小物、盲盒等。屬於此類的品牌有樂事、純喫茶、乖乖、插畫家聯名產品等。樂趣型品牌最常面臨的問題就是消費者「買完就走」,轉換高但黏著度低,消費者因為話題與活動熱度購買一次就不再回購。
6.價格導向型品牌
價格導向品牌的品牌原型為凡夫俗子以及部分亡命之徒,主打高 CP 值與可負擔性,語言平實、通路廣,擅長吸引大眾市場與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常見的產業類型有快消品、量販、通路自有品牌等。屬於此類的品牌有好來牙膏、NET、全聯或家樂福的自有品牌等。價格導向型品牌靠促銷可以快速且有效的吸引消費者購買,但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低,會員經營難以推動。
數據將品牌的「理想」轉為「現實」
當品牌清楚了自身的定位之後,如何貼近真實的市場與消費者需求是最困難也是許多品牌所缺乏的。那麼要如何才能讓品牌在定位之後,驗證「假設」並進一步制定相關策略呢?發票數據便是最有力的工具。
通過發票數據,品牌可以掌握的面向不再只是賣多少、在哪賣,更能進一步掌握「人」這個維度。大多數的品牌難以掌握在不同通路的消費者輪廓與行為,而 invosData 的數據庫擁有全通路的消費實購數據,品牌可從人、貨、場三個維度對消費者、品類品項以及通路進行分析,且除了掌握自身品牌的數據以外,也可以了解消費者在不同品牌之間的流動狀況,更進一步掌握市場全貌。
在對整理市場與消費者輪廓與行為進行分析之後,可以在 Meta 及 Google 投放廣告之後,與實體通路銷售數據結合,掌握廣告的實際轉換成效,同時了解不同廣告素材的成效,以進行後續的內容策略優化。或設置簡單的互動任務,例如提供消費者發票回饋,有效掌握消費者實際轉換狀況,並可串接至品牌會員系統,在後續將消費者分群,進行相關會員經營策略。

定位只是起點,以數據驅動品牌成長
清楚定位品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後續善用策略才能快速成長,對於零售品牌來說,發票數據是最能真實反應出市場與消費者輪廓與行為的數據,不論是市調或是非自身通路提供的數據,都無法全面的幫助品牌洞察、掌握轉換或後續的會員經營策略。invosData 超過 40 億筆的發票數據正可以補足所有數據斷點,像一面鏡子讓品牌將市場與消費者一覽無遺。
品牌了解自己的定位就像進入遊戲前了解自己的角色屬性,選擇正確的攻略方式,才能快速升級,invosData 便是所有品牌的「魔法藥鋪」,讓品牌在市場這個戰場上拿出最稱手的裝備,衝鋒陷陣。
你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了嗎?如果已經清楚自己的角色,不妨試著搭配發票數據,啟動一套屬於你品牌的成長攻略;如果還在摸索,也歡迎與 invosData 聯繫,讓我們協助你盤點品牌特性、制定行銷策略,並透過數據驅動,讓品牌在市場中更快升級、穩定破關。
立即與我們聯繫
歡迎聯絡我們,讓引客數據為您掌握更多即時顧客動態與消費市場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