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Amy Hsiao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Amy Hsiao has created 12 blog entries.

「比你更懂你」——情感型品牌如何用數據洞察需求,成為消費者唯一選擇

在這個品牌五花八門的年代,對消費者來說,選擇一個「可以信任」的品牌比起買得便宜、買得對都來得重要,特別是對於母嬰、寵物、保健食品等情感型品牌的產業來說,消費者所做出的選擇常常都是「一生一次」,無論是為了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備孕夫妻,剛領養毛孩的新手爸媽,或是正在為家中長輩尋找照護產品的子女,他們不會輕易嘗試十種產品,而是會尋找「可以信賴的那一個」。因此對這類型的品牌來說,在消費者產生需求之前就洞察先機就成了勝出的關鍵,而讓品牌精準掌握消費者需求的關鍵就是「數據」。 洞察先機,成為消費者第一次也唯一一次的選擇 有一句話說「Timing is everything」,用在情感型品牌身上再適合不過了。情感型品牌主要是指透過關懷、陪伴、以及信任感建立長期連結的品牌,強調與消費者之間的情緒共鳴。為什麼會說時機點很重要呢?這類型品牌的消費者,一但選定一個品牌之後,轉移的機率相較於其他類型要低得很多,因此一但錯失消費者在選擇品牌時的先機,品牌就幾乎永遠的錯失了一個消費者。 不論是母嬰、寵物或是保健照護相關的選擇,都不是當下突然產生的,而是會經歷一段「考慮期」甚至是「準備期」,例如備孕期的女性可能會開始補充葉酸;養伴侶動物的人會在領養前開始購買寵物用品、或是當家裡有老犬、老貓時,也會開始補充相關的營養品;銀髮族或是其子女,也會在健康狀況變化之前開始購買相關的營養補給品。換句話說,這些消費需求都是有徵兆的。誰能在這段時間先進入消費者視野,就有更高的機會成爲他們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擇。情感型品牌不需要如快消品或是樂趣型品牌一樣搶眼,但如何在需求前期就與消費者產生關係,並建立起消費者的信任感,是最重要的課題。 數據洞察如何協助提前鎖定潛在消費者 要預先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例如透過搜尋行為的比對、社群觀察、品牌自有問卷調查等,但這些大多發生在行為前的線索蒐集,缺乏實際消費驗證,而透過發票數據,就可以有效補齊這塊。具體的做法如下: [...]

By |2025-09-11T16:51:10+08:002025 年 9 月 9 日|品牌策略, 最新文章|0 Comments

解鎖零售新動能:數據洞察、精準轉換、全通路會員的成長引擎

行銷的本質是「溝通」,而每天行銷人都在思考「與誰溝通」、「如何溝通」以及「溝通什麼內容」,其中找到明確的目標客群尤為重要。行銷策略涵蓋目標客群即新客與舊客、溝通渠道、銷售渠道、品牌定位、產品賣點及內容方向。商業成功的關鍵在於規模化與差異化,透過市場洞察、渠道規劃及顧客經營實現。品牌定位決定資源分配,invosData 將零售品牌分為情感、功能、價值、樂趣、價格導向、品味六種類型,透過價值適配表調整三大價值的配置比例,並以發票數據庫精準解析消費者行為,有效幫助品牌定位。 invosData 擁有超過 40 億筆發票數據,透過消費數據洞察、零售轉換加速以及全通路會員整合三大服務,賦能品牌實現差異化與規模化。invosData 資深業務經理 Ray [...]

By |2025-08-14T14:32:08+08:002025 年 8 月 14 日|引客觀點, 最新文章|0 Comments

經營比綁定更重要,情感、品味、價值型品牌如何養出長期會員

現今市場中,大大小小的零售品牌林立,品牌從建立消費者認知到購買往往需要耗費不少資源,當吸引到一群消費者購買並成為會員之後,如何讓他們從「一般會員」變成「VIP」才是真正的難題。 品牌因為有著獨特的情感連結、價值和理念,吸引到一群擁護者,這群人在社群上與品牌互動、甚至成為好友、加入會員,卻遲遲未能購買,或是只買了一次就不再進行消費,品牌如何透過會員經營策略,將會員不斷喚回,提升顧客價值,是情感型、品味型和價值型品牌的成長關鍵。 不是沒有會員,是不會經營會員 我們觀察情感、品味、價值型品牌在會員經營上的三種典型困境: 情感型品牌(如寵物、母嬰)有著很高的信任基礎和初始黏著,但缺乏分層策略,經營手法單一難以針對不同會員制定合適的策略。 品味型品牌(如設計、精品、潮牌)在視覺和故事有強烈的吸引力,初期的會員黏著度高,但缺乏互動設計與分眾策略,會員容易停留在最初階段或變成「潛水粉絲」。 價值型品牌(如永續、公益、教育)強調理念與內容,但轉換與再互動能力弱,社群雖活躍卻不等於會員活躍。 [...]

By |2025-09-05T18:24:24+08:002025 年 8 月 12 日|品牌策略, 最新文章|0 Comments

不只曝光,更要轉換:發票數據驅動零售媒體網絡(RMN),精準提升品牌認知與購買行為

在數位廣告紅利逐漸消退的今天,品牌行銷正走向關鍵轉型點。過去仰賴 Cookie 與第三方受眾的廣告策略,隨著隱私政策限制與成效疲弱而式微;與此同時,零售媒體網絡(RMN, Retail Media Network)崛起,憑藉著「可追蹤、可歸因、可轉換」的特性,迅速成為品牌布局數位轉換的關鍵陣地。 但 RMN 真的是終點嗎?還是,只是開始? [...]

By |2025-09-05T18:29:55+08:002025 年 8 月 12 日|最新文章, 行銷觀點|0 Comments

從一次性轉換到長期關係,轉換型品牌如何用數據留住消費者創造品牌成長

在品牌越來越多元的市場中,一檔有趣的活動、划算的促銷或是在社群創造討論度高的話題就能吸引許多消費者的關注甚至消費,但如何把「過路客」變「死忠粉」才是真正困難的。對於功能型、樂趣型以及價格導向型品牌來說,如何讓消費者一來再來,成為最重要的課題。 你可能舉辦了一場人潮踴躍的快閃活動,可能和插畫家推出了熱度很高的聯名商品,或做了一檔促銷活動吸引大量人流消費,但卻發現活動結束後人去樓空,消費者因為活動買了一次,卻再也沒有回來,而你也因為未能掌握消費者資訊,無法進行後續再行銷。這並不是個案,而是許多品牌都面臨的共同困境。 活動與話題帶來的熱度,為什麼難以持續? 我們觀察到這三種類型的品牌,在推動「第一次購買」的能力強,在留存環節卻各有難題: 功能型品牌(如日用品、金融、通路品牌)強調產品品質與穩定性,擅長透過鋪貨與促銷活動快速達成銷量,但常無法掌握實際購買者是誰,轉換無法追蹤,也就難以累積顧客資料。 樂趣型品牌(如零食飲料、聯名周邊、盲盒)善於用話題、快閃活動引起關注,轉換高但黏著度低,消費者容易因為活動熱度購買一次,但活動結束就離開。 價格導向型(如快消品、量販、通路自有品牌等)主打高 CP [...]

By |2025-10-07T18:00:05+08:002025 年 8 月 12 日|品牌策略, 最新文章|0 Comments

認同不等於行動!價值與品味型品牌,如何用數據找到「對的人」?

在當代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中,流量早已不稀奇,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將「認同感」轉化為「消費行動」。尤其對於強調理念導向的價值型品牌,以及追求風格調性的品味型品牌來說,這往往是一道難以跨越的牆。 你可能經營了一個擁有萬人追蹤的品牌 Instagram,也可能獲得媒體報導、社群分享、口碑討論,但卻發現「轉換率」就是上不去,會員成長趨緩,回購率也難以提升。消費者「說他們喜歡你」,但卻「沒有買你」——這並不是少數品牌的困擾,而是整個品牌行銷環境正在面對的結構性轉折。 價值與品味,為什麼難以轉換成營收? 我們觀察到這兩種類型的品牌,雖然有強大的「吸引力」,在轉換環節卻各有難題: 價值型品牌(如永續、公益、教育)主張性強、理念明確且具有教育導向,因此有著高黏著度的社群,但當缺乏明確的轉換設計,很容易停留在按讚、轉發階段,而難以導向實際消費。 品味型品牌(如設計、精品、潮牌)具有高度美感、風格以及生活態度,吸引一群擁有類似品味的族群關注,但吸睛不代表長期黏著,當缺乏後續經營與留存機制,消費者容易成為「一次性粉絲」,無法建立長期關係。 綜合以上的觀察,這兩類品牌雖然討喜,卻也容易有三個問題: [...]

By |2025-09-09T13:51:21+08:002025 年 8 月 12 日|品牌策略, 最新文章|0 Comments

從品牌原型找到專屬於你的成功方程式——以數據驗證定位驅動品牌成長

品牌定位是一個品牌在建立品牌前的必要步驟,有清楚的品牌定位,品牌就可以從產品、品牌形象等著手,讓品牌的價值主張能夠深植於消費者心中。例如看到紅白相間的視覺,人們就會想到可口可樂、說到連鎖咖啡品牌,就會想到星巴克,這些都是品牌定位很成功的案例。 品牌在定位的過程中,需要釐清自身品牌與競品品牌之間的區隔,挖掘自身的「利基市場」,並發掘賣點,有了清楚的目標市場之後,便可進一步定位目標受眾,並針對目標受眾進行行銷。然而,這看似簡單的過程,對許多品牌來說卻是最困難的。光是靠著質性的調查、甚至是市場調查,對於期望精準定位的品牌來說仍非常不足,這就造成品牌常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而能幫助品牌掌握真實市場狀況的關鍵要素就是「數據」。本篇將從品牌所屬的類型出發,釐清不同品牌特性,及如何透過數據幫助品牌精準定位市場與消費者。 從品牌原型找到品牌定位 品牌原型理論來自榮格提出的人格原型,他認為在人類集體無意識中,存在普遍的、遺傳的概念、思考模式和意象,這些象徵性的概念以「原型」存在不同文化的神話、圖像和元素中,影響著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而後在 2001 年,Margaret [...]

By |2025-08-14T11:22:31+08:002025 年 7 月 17 日|品牌策略, 最新文章|0 Comments

品牌進入成熟期不必等著老化!數據驅動轉型創造新高峰——功能型品牌的數據應用

在數位科技發達的現在,經營一個品牌有大量的工具可以使用,但若倒回幾十年前,當資訊流動的速度緩慢,要建立一個廣為人知的品牌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有機會站穩腳步,獲得大眾的認可,我們所熟知的許多國民食品品牌都是如此。然而經過年代的更迭,相同的品項也開始有不同的創新品牌誕生,這些老字號品牌看似仍佔據通路主力、擁有穩定的銷售,卻也面臨了品牌逐漸從成熟期走向衰退的分岔路,隨著新勢力茁壯,客群平均年齡上升,品牌應該如何找出解方,創造新的成長高峰,「數據」是關鍵。 成熟期是穩定還是遺忘的開始? 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可以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品牌需要執行不同的策略,以確保產品可以持續成長。而品牌生命週期與產品生命週期密切關聯,不同的是品牌生命週期推進歷程更不容易、也更加漫長。 不論是任何產業、類型的品牌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而本篇我們將聚焦在「功能性品牌」的成熟期轉型。功能型品牌(Function-Oriented [...]

By |2025-08-14T11:22:38+08:002025 年 7 月 3 日|品牌策略, 最新文章|0 Comments

發票數據怎麼用?行銷人應該懂的 3 種消費行為分析模型

進入數位時代之後,行銷的工具越來越多元,管道也越來越多,但對零售品牌的行銷人員來說,什麼樣的數據指標才能真正評估行銷策略的成功與否,面對各式各樣的指標,應該如何才能真實了解消費者輪廓與行為,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為了掌握市場動態以及消費者行為,品牌仰賴不同的數據進行驗證以及策略制定的依據,而其中「發票數據」是最能反應市場全貌以及消費者行為的數據之一,究竟發票數據可以呈現哪些維度的資訊?品牌又可以如何運用發票數據?本篇將介紹三個不同的消費行為分析模型,幫助品牌將發票數據運用得淋漓盡致。 為什麼發票數據可以作為品牌的評估依據? 每一張發票都是一個消費行為的紀錄,對消費者來說,他們可以透過發票紀錄自己在何時、何地買了什麼、花費多少錢,而對品牌來說,可以看到的遠遠不止如此。品牌可以從三個面向,窺探發票所乘載的數據,包括「人」、「貨」、以及「場」。 「人」顧名思義就是「買的人」,也就是消費者,從發票中可以看到消費者的手機號碼、會員等級、性別、年齡(生日)、地址等資訊。品牌在推出新產品或服務的時候通常會有假設的受眾,通過掌握「人」的資訊,品牌可驗證預設的受眾是否正確,也可針對後續受眾或產品的設計進行調整。 [...]

By |2025-08-27T12:18:50+08:002025 年 6 月 19 日|最新文章, 行銷觀點|0 Comments

用 NES × HML 精準分群,打造高速成長的會員經營策略

隨著行銷觀念日益普及,越來越多品牌開始主動投放廣告、累積顧客名單並著手會員經營,然而,隨著名單越來越多,如何運用成了一大難題,誰是回購客?誰是值得投放資源的新客?累積的會員名單要如何經營、如何從中辨識出值得投資的對象,成為品牌的一大挑戰。 在品牌累積了一定的名單之後,將名單進行分群是首要步驟,我們可以利用 NES 模型以簡單直觀的方式,將顧客劃分為三類,方便行銷人員初步掌握顧客狀態,再結合 HML 消費力分級制度,進一步細分客群,針對不同類型顧客擬定對應的行銷目標與溝通策略,提升資源運用效率與行銷精準度,讓名單不再又臭又長。 什麼是 NES? [...]

By |2025-08-14T11:20:17+08:002025 年 6 月 6 日|最新文章, 行銷觀點|0 Comments
Go to Top